夏至,驱车行驶在张承高速崇礼段,绿树葱郁、层峦叠嶂,目及之处满眼绿意,令人神清气爽。
来到崇礼区冬奥赛事核心区正值中午,区林业局局长刘继华正在山上指导工人浇水、抹芽等工作,正午的阳光直射在刘继华脸上,使他的脸和胳膊形成鲜明的黑白对比。
“饭是早晨从家里带的吗?你们带热水了吧?……”部分工人在阴凉地儿席地而坐吃午饭时,刘继华俯下身子关切地询问起来。
刘继华,41岁,在林业系统已经工作了18个年头。
从1997年到崇礼区林业局工作后,刘继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到区红旗营乡督导造林。 “当时局里交通工具不足,将近一个月时间,我都是徒步往返于县局与乡里,更是无数次从乡里到工程区,从早到晚给施工人员指导工作。”初出茅庐,刘继华身上自带着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。
由于个人业绩突出,2006年至2016年间,刘继华相继被任命为区林业局造林站站长、塞北林场崇礼分场副场长、区林业局副局长。多年来,他克服了重重困难,紧紧抓住京津风沙源治理、退耕还林、生态廊道建设、清水河上游综合治理、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合作项目、申奥绿化等林业重点工程在崇礼区深入实施的历史机遇,一次又一次推动林业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。他在关键时刻舍小家、顾大家,从一开始的“星期六保证不休息,星期日休息不保证”到后来的“五+二”、“白+黑”,白天工地忙指导,晚上单位忙材料,被同事们尊称为“拼命三郎”。
2017年,刘继华走上区林业局局长岗位,崇礼区作为冬奥名城,压在他身上的担子更重了。
在林业系统工作18年来,刘继华总结出几点经验,他一直认为,造林并不难,一个工程的成功与否与天时地利人和是密切相关的。“找合适的人,在合适的时间及合适的地方,种合适的树就行了。”他说,不能找不懂林业技术的人和公司去种树,不能错过最佳的栽树时节,不能将阴坡的树种到阳坡上,多种乡土树种,不适应的树就不要去种。这几点是密不可分、缺一不可的,只有顺应自然规律,树木才能达到最高的成活率。
多年来,刘继华组织实施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造林工程。今年,4.27万亩的冬奥廊道景观提升工程和30万亩的清水河水源涵养林工程就是重中之重。“围绕 ‘两区’建设和‘绿色办奥’的总体目标,我们早谋划,工程规划设计时,在充分考虑了造林地块的地理位置、立地条件、成活保障等因素的基础上,安排了大、中、小不同规格的苗木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,我们严把苗木、运输、栽植、浇水、支架等关卡,确保工程质量。”刘继华介绍。
“植树造林不是为了‘绿’而‘绿’,我们发展生态必须谋划让群众受益。”刘继华说,围绕“林业扶贫”,在去年成功试行林业助推扶贫政府购买造林2万亩的基础上,今年区委区政府出台了 《崇礼区2018年度林业助推脱贫政府购买造林实施方案》,将清水河水源涵养林中15万亩造林工程纳入购买式造林实施范围,进一步拓宽了扶贫渠道,真正实现生态造林和群众致富的有机结合。
“大伙天天在野外,跑现场,全都晒成黑人了,等不太忙了我好好睡一觉。”对造林绿化感触最深的是刘继华,为了确保任务完成,他经常吃住在单位,能睡个好觉都成了奢望。
令刘继华欣慰的是, 今年全区目前完成造林15.11万亩, 占总任务的36%,工程质量也得到了省、市、区领导的好评。 “今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,我将变压力为动力, 不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。 ”面对今年全区41.97万亩的造林绿化任务, 刘继华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自信。
转自6月25日张家口日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