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杏,蔷薇目、蔷薇科、杏属植物,别名杏子、野杏。黄河流域重要乡土树种,主要分布于我国陇东、陇南等地。其用途广泛,经济价值高,可绿化荒山、保持水土,也可作沙荒防护林的伴生树种。同时可入药,还是滋补佳品。经加工提炼后还是一种高级的油漆涂料、化妆品及优质香皂的重要原料。形态特征
灌木或小乔木,高2-5米;树皮暗灰色;小枝无毛,稀幼时疏生短柔毛,灰褐色或
山杏特征
淡红褐色。叶片卵形或近圆形,长5-10厘米,宽4-7厘米,先端长渐尖至尾尖,基部圆形至近心形,叶缘有细钝锯齿,两面无毛,稀下面脉腋间具短柔毛;叶柄长2-3.5厘米,无毛,有或无小腺体。花单生,直径1.5-2厘米,先于叶开放;花梗长1-2毫米;花萼紫红色;萼筒钟形,基部微被短柔毛或无毛;萼片长圆状椭圆形,先端尖,花后反折;花瓣近圆形或倒卵形,白色或粉红色;雄蕊几与花瓣近等长;子房被短柔毛。果实扁球形,直径1.5-2.5厘米,黄色或桔红色,有时具红晕,被短柔毛;果肉较薄而干燥,成熟时开裂,味酸涩不可食,成熟时沿腹缝线开裂;核扁球形,易与果肉分离,两侧扁,顶端圆形,基部一侧偏斜,不对称,表面较平滑,腹面宽而锐利种仁味苦。花期3-4月,果期6-7月。[1]
生长习性
适应性强,喜光,根系发达,深入地下,具有耐寒、耐旱、耐瘠薄的特点。在-30℃至-40℃的低温下能安全越冬生长,在7-8月干旱季节,当土壤含水率仅达3-5%时,山杏却叶色浓绿,生长正常。在深厚的黄土或冲积土上生长良好;在低温和盐渍化土壤上生长不良。定植4-5年开始结果,10-15年进入盛果期,寿命较长。花期遇霜冻或阴雨易减产,产量不稳定。常生于干燥向阳山坡上、丘陵草原或与落叶乔灌木混生,海拔700-2000米。[1]
|